天鹅湾渔家乐

山东大馒头

2017-10-09 0人评论 1511次浏览

  饽饽是发面做的,寓意“大发”。枣与“早”谐音,故大枣饽饽蕴含“早发”“大发”之意,包含了人们祈求过上好日子的美好心愿。

       胶东大饽饽蒸得好坏,有三个标准:大、白、“笑”。这3个字考验着蒸饽饽人的力量和技术。蒸饽饽要用最精的白面、油、糖、鸡蛋(去蛋黄,否则面发黄),用最好的引子(不能用超市卖的酵母,要用自家产的玉米面做的引子)调好了面,放在大盆里,盖上大被子,放在火炕的炕头上,几小时后发起一大盆面后,要整个倒扣在大面板上。
       蒸出来的饽饽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揉面的功夫,揉得越用力、时间越长,饽饽越是白而蓬松。把面揉成条,切成拳头大的一块块,叫“际子”,然后下一步呢,就把这一块块际子揉一揉,直到揉出一块光滑平整的表面,团成球状,做成饽饽的造型,并从饽饽表面挑出鼻,插入大红枣。
      蒸饽饽的讲究很多。大锅烧水,水上架箅子,箅子上铺满干净的玉米苞,玉米苞是挑选大张的玉米苞叶洗净修剪齐晾干成的才能用。
      然后把饽饽一个个摆锅里,不能距离太近,否则发起来一个挨一个,互相粘连着,可就前功尽弃了。也不能贴锅边,锅边温度高,容易被烤焦。
     火不能烧得太猛,慢火起锅,水烧开后大火10分钟即可。熄火后稍等片刻再迅速掀盖起锅,否则里面水蒸气冷凝,滴到饽饽上就“破相”了。
     锅盖一掀,满锅热气腾腾。这时,妈妈都会用菜刀在锅口上方横竖砍两刀,据说破鬼去邪。这时还有最后一道工序,点红点。用筷子蘸着红染料,在每个饽饽上点个红点,这一锅饽饽就大功告成了。
     蒸裂口的为上品,意为饽饽“笑”了,预示着吉祥如意。以前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饽饽只有过年或家里有红白事才能吃上。过年那满屋的几天都能嗅到的饽饽香味,给了我们童年太多的欢乐和希望。
     饽饽习俗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深厚乡土气息的民间习俗,流行于胶东地区文登一带。据记载,这过年蒸胶东花饽饽习俗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呢,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延续到今天,可谓历史悠久。
     宋代文献曾记载,胶东花饽饽用在春节、中秋、端午及结婚、祝寿的日子。发展到现在,这枣饽饽的样式是越来越花哨了,有寓意孩子将来像小老虎式的过生日吃的老虎头,祝老人健康长寿的大寿桃,正月十五蒸面灯、蒸属相,清明节燕子归来的蒸燕子……每一件,每一样,无一不都在通过这胶东枣饽饽表达着胶东人朴实的心里感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关内容

  • 辣炒蛤蜊
  • 荣成锅贴鱼
共有0条评论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吧!